工业4.0时代的制造业可以有多“聪明”?
在科幻电影中,我们曾看到这样的未来场景:最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,即将冲出去战斗的主人公们经常站在一个设备生产车间里,口述各种数据和需求,一台机器会飞速组装出一套【战斗盔甲】,完美匹配主人的要求,不管面临多么艰难的任务,一个战神冉冉升起。
在今天看来,其实这就是智能制造的一种表现形式,通过互联网把生产工厂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,以大数据为手段,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。就像智能手机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比以前人们满足于手机的基本功能不同,如今公众的消费需求正在向个性化、定制化转变。
如何在保证批量生产的同时,满足客户日趋多样化和定制化的需求?这已不仅仅是手机厂商需要解决的难题,而是工业4.0时代制造企业所共同面对的挑战。
多样化、定制化的需求,对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造成了冲击。制造企业只有具备实现“大规模定制化”的能力,即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实现与大批量生产相媲美的高生产率,才能在工业4.0的转型变革浪潮中脱颖而出。
智能制造是企业“大规模定制化”的技术支撑,也是全球制造突破现有生产力增长瓶颈的重要方向。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科技,正成为缔造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,让现代化的工厂能够像人一样思考,变得更加“聪明”。
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这些前沿技术与生产制造进行深度融合。而这些融合驱动着“智能制造变革”,正在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,重塑制造业价值链,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,加快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。
然而,传统制造企业向“智能制造”转变的过程中,存在着需要走出的认知误区:单单在工厂里拥有工业机器人、软件平台、自动化设备,并不意味拥有了智能制造的能力。智能制造是软件、硬件、人才、管理等多方面的转型升级,也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。
这意味着,智能制造不仅需要帮助制造企业提升生产水平、生产效率,更重要的是理顺生产流程背后的逻辑,而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等,都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中为之所用的技术手段,谁能够以他们为基础打造真正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条,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,助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革新。
- 向上:智能制造 VS 智能工厂(2019/11/7)
- 向下:陈春花:以“协同共生”之道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(2019/10/22)